阅读提要

餐饮浪费为何难以根治?相关调查显示,“好面子”是主因,受传统民俗文化影响,许多人消费时常有攀比和显摆心态。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意识要从娃娃抓起,自幼养成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生活观念与习惯。

武汉市餐饮协会数字显示,2012年武汉市餐饮业营业额在500亿元左右,其中平均浪费率为30%,浪费率最高的达到50%。到2019年底,武汉餐饮浪费行为明显改观,平均浪费率降为10%。

餐饮浪费的“根”在哪里,缘何难治?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访消费者、餐饮从业者、专家学者,寻找答案。

七成人因“好面子”浪费

在“制止餐饮浪费”大背景下,小份菜、文明餐桌等宣传海报,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餐饮门店。

“不浪费挺好的呀,我就支持光盘行动。”在武汉市江岸区后湖从事二手车销售的刘佳成说。

现实生活中,有过餐饮浪费的情形吗?刘佳成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直言“有过”,主要是请客户吃饭的时候,出于讲面子,会多点些菜,造成浪费。

家住武昌区的胡先生,多年以来一直从事建材生意。每当有客人来谈生意时,他总会选择比较高档的酒店宴请,“本来商务宴就是为谈生意,饭菜有时成了表示档次和诚意的道具,必须要多点。”

8月23日中午用餐时间,记者就餐饮浪费为何难以根治,在中南商圈3个餐饮门店调查采访了15位进餐市民,10名消费者表示,好面子是浪费难以根治的主因。

“很多生意都是在饭桌上谈成的,总不能因一顿饭毁了生意。”从事物流行业的孟先生说,在商务宴请时总觉得要多点饭菜,菜点少了场面不好看,一喝酒更不怎么吃菜,非得剩下不少才觉得有面子。

不过让孟先生欣慰的是,现在到餐厅消费,餐厅进门处、包房的墙上,大都贴有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提示,点菜时,点菜员会主动提示菜够了,不够再加,这让自己不再为面子所累。

根子在消费攀比和显摆心理

满汉全席、八盘十大碗……省社科院研究员覃国慈说,从中国的饮食文化上来看,菜品多且就餐结束时有剩余,就意味着“年年有余”,于是消费者在请客时,无论自身经济实力强弱,都倾向于通过“剩菜”来体现招待者热情的“诚意”,同时也展示自己的支付能力,“舌尖上的浪费”自然难免。

她表示,从社会心态上来说,由于消费者的攀比和显摆心态作祟,请人吃饭时一定要多点菜,并且要超过自己被招待时的水平,否则觉得没面子,也怕被人认为不懂人情世故,宴请成了“表演”,进而导致浪费。

“还有部分人会认为钱是自己的,想怎么花是自己的自由,根本不把浪费当回事。”她补充道。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崔榕留意到,农村婚丧嫁娶中餐饮浪费多,他认为这种现象有着深刻的民俗文化根源,主人通过大方置办酒席,在乡村“微环境”中展示厚实家底,满足“爱面子、讲排场”的攀比心态,博得客人赞誉,赢得好名声,“这需要从文化入手,通过移风易俗,确立节俭是美德的观念,弘扬量需消费的风尚,谴责浪费行为,从而杜绝餐饮浪费。”

“光盘行动”要从娃娃抓起

覃国慈认为,制止餐饮浪费,不仅需要餐饮企业及相关单位的助力,同时还需要消费者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她表示,小餐桌、大文明,餐饮节约意识要从小抓起,养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生活观念与习惯。

“培养良好消费习惯迫在眉睫。”楚菜大师邹志平表示,很多人觉得每餐浪费的并不多,殊不知,积少成多就会形成惊人的浪费。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值得全社会高度重视。2018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披露,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大型聚会浪费更高达38%,学生盒饭的饭菜有1/3被扔掉。初步测算,2015年中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食物浪费量就在1700万吨至1800万吨之间,相当于3000万人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消费量。

“我们做餐饮,不怕客人吃得多,就怕客人习惯不好导致浪费。”看着不断进店的顾客,江岸区中城国际楼上千叶自助餐厅易店长说,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不再是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了,一些没经历过饥寒的年轻人没有意识到节约的重要性。

邹志平建议,全社会要进一步加强节俭教育,“光盘行动”最好从娃娃抓起,在全社会积极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良好氛围。

标签: 餐桌浪费 餐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