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某幼儿园的家长收到老师发的食谱预告,其中出现许多包括高端食材的菜式。对此,儿童保健专家表示,学龄前儿童每日所需的营养素完全可以通过大众化的食材摄入,高端食材并不意味着“更好”的营养,相反,长期进食补品还可能和儿童性早熟相关。
据报道,该幼儿园的家长收到老师发的11月食谱预告,其中包括灵芝孢子粉蒸鸡蛋、姬松茸煲鸡、鸡脚鱼翅煲鸡汤、海底椰煲鸡、鲍鱼瑶柱粥等菜式。幼儿园负责人表示,在食谱里增加包含鲍鱼、鱼翅等食材的菜式,只是他们的一个想法,尚未实施,由于不少家长的反对,这个想法就一直没有得以实施,现在鲍鱼等贵价食物都已经取消了。
对此,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保健部副主任医师胡艳认为,从儿童生长发育和儿童营养角度来讲,相关食谱中涉及的高端食材,只不过是幼儿园在营养食谱制定的一个“噱头”:“用微观的视角来看,不论是鱼翅还是瑶柱,实际上也就是蛋白质、锌、钙等一些宏量和微量的营养素。从大众化的食材中也完全能够获取这些营养素。”胡艳说。
更重要的是,相关食谱中存在一些没有充分循证营养学证据的食材,并不推荐给孩子吃。“有的家长喜欢煲汤、做补品给孩子吃,要注意一些药材会加重肾脏代谢的负担,对于肾脏本身有问题的孩子来说尤其不合适。我们也观察到,长期吃补品,或者孩子到比较大了,还一直喝高能量的奶粉,和儿童性早熟可能有关系。”
胡艳表示,目前对集体儿童的营养管理,是按照2016年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去要求的。例如学龄前儿童平衡膳食搭配,从第一层的烹饪油,第二层的奶类及奶制品、豆类及豆制品,第三层的鱼虾类、禽畜类、蛋类,第四层的蔬菜类、蔬果类,到第五层的谷类(米饭、面条)等,都并不需要依靠“高端”食材来补充。
据了解,广州市从10年前就对托幼机构膳食实行系统化管理,“当幼儿园老师做完食谱计划以后,上传到后台进行数据分析,系统就会自动计算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各种微量元素等各类营养素含量是否达到国家对学龄前儿童营养膳食的推荐要求,一目了然。”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也正在研发“‘保育熊’儿童智慧健康管理系统”,通过智能化信息技术更好地保障在园小朋友们的健康成长。
胡艳同时向各托幼机构呼吁,机构内参与食谱编制的保健人员均应参加市级、区级的托幼机构卫生人员的规范化管理培训,培训合格后再上岗。(全媒体记者伍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