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酒甘香可口,是常见的低度酒饮之一,但是米酒在酿造以及存放的过程中都极易出现长白毛的现象,那么米酒长白毛是怎么回事呢?
1米酒白毛是根霉菌的菌丝,原因是根霉菌放的太多了,繁殖太旺盛了,这个的话对酒影响不大,可以直接忽略这个问题,如果还觉得担心,可以放在锅里煮一下。
2如果长了绿毛黑毛之类的,明显是别的细菌过于旺盛的繁殖了。一般来说,如果根霉菌正常繁殖,为占有压倒性的优势,从而抑制其他细菌的繁殖,但是如果出了事故,比如有油滴之类的,可能会导致异种细菌的过度繁殖,从而破坏整个菌种的平衡,这样的米酒就不能继续喝了。
如何避免米酒长白毛呢?
1在酿造过程中减少氧气的进入。根霉菌的繁殖过程是需要氧气和温度的,氧气充足且温度较高的时候,根霉菌才会进行旺盛的繁殖。因此,在米酒酿造的过程中,除前几天半密封发酵让酒醅吸收一定的氧气外,后期发酵尽量不要打开盖子或搅动米酒,防止更多的氧气进入米酒中。如果氧气太多不仅会导致米酒长白毛,同时还会让酵母菌把葡萄糖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而不是产生酒精。已经产生的酒精也会被氧化为醋酸,这就是米酒会变酸的原因。
2控制酿造的温度在30左右。温度控制也是米酒酿造过程中的关键技巧。酵母菌理论上的最佳发酵温度为28.5度,当然,实操过程中,不可能那么精准的控制温度,酒曲在15度以上即可正常发酵,如果有条件控制温度在20-30度那是最好的。另外,在发酵过程中,控制大米的温度不要超过36度。
3适量添加酒曲。自酿米酒都是使用成品的酒曲,里面的根霉菌比例都是早就固定好的,只要是按规定用量添加的酒曲,就不可能存在根霉菌量过多,导致米酒长白毛的情况,除非买的酒曲质量有问题。